TGHK102 – TopGear https://www.topgearhk.com 極速誌 Sun, 11 May 2025 15:19:4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9.1 Renault Megane GT偏愛自己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renault-megane-gt%e5%81%8f%e6%84%9b%e8%87%aa%e5%b7%b1/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renault-megane-gt%e5%81%8f%e6%84%9b%e8%87%aa%e5%b7%b1/#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7:49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14298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egane-GT_15.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egane-GT_07.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egane-GT_06.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egane-GT_10.jpg","w":"900","h":"600","title":""}]

假若要我游說太座同意我選Renault Megane GT為座駕,我會說車身比同級車大,較適合一家大小,實情卻[.....]

The post Renault Megane GT<br/>偏愛自己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 flagyl online pharmacy
  • lasix online shop atelierducorpsetdelesprit.fr
  • nolvadex frutasprieto.com
  • marksamuels.co.uk buy nolvadex online
  • 假若要我游說太座同意我選Renault Megane GT為座駕,我會說車身比同級車大,較適合一家大小,實情卻是側重自己的開車感受。

    WORDS: DONNY NG / PICTURES:SAM FONG

    我沒有欺騙太座,事實論長闊高三圍數字的話,這部Renault Megane GT的確比Volkswagen Golf GTI和五門Mini Cooper S可觀,可是車身尺碼就如售樓說明書上的建築面積,跟大家實際可以享用的有一段距離。雖然車廠不會像香港地產商那麼無良呃秤,列出的實用面積根本不實用,單位外的垃圾房也膽敢算在買家頭上,可是車身尺碼就是往往不能與車廂空間成正比,因為還要視乎車身造形,以及引擎艙、座艙和行李箱怎樣分割等因素,這點相信大家一定理解的。就此,雖則Megane GT是三部之中最大,比如車長比第二位的Golf GTI多了接近100mm,車廂其實與GTI相差無幾,皆因就算車長和軸距均較長,引擎艙卻佔去較多位置。此外,我們即場以傘代尺量度一下行李箱大小,Megane又比GTI深和闊一兩吋,餘下來撥歸座艙的便與GTI近乎打個平手。若然比較廠方公布的行李箱空間,Megane以4公升稍勝GTI,達384公升,只不過扳平後座後,卻倒過以23公升敗於GTI的1,270公升,原因應該是後座椅背扳下後不夠平坦。

    高個子也許覺得駕駛席大腿承托不足
    後座設有冷氣送風口,空間也不俗,只是擠滿三人時,兩側乘客的頭顱略靠近C柱。

    既然Megane的座艙與GTI近乎打個平手,即是大家不用擔心空間不足,只不過因車身上半部向內側,不如GTI那麼方正,若然後座擠進三個成年人,肩部位置便會比GTI狹逼,兩側乘客的頭顱亦挺靠近C柱,乘坐兩人則不會察覺這差異。若相比五門Mini,不用多說大家亦應料到,這車的車廂和行李箱空間贏了成個馬位。

    至於乘坐感,這車亦輸給GTI一個馬鼻,皆因懸掛不及後者那麼柔韌,相對稍為多一點顛簸,但個別而言,乘坐感是舒適的。不過,手長腳長的我認為駕駛席坐姿不稱心,調好與踏板適合的距離,雙手與軚盤距離便遠了一點,儘管軚盤有伸縮和上下調校,總之左調右調都感到坐姿不合心意。即場找個子比我高一點的公司司機給點意見,他也覺得調好與軚盤距離後,雙腿便要過度屈曲,導致座墊承托不到大腿。同事阿安卻沒有這問題,找到舒適的坐姿,同場另一代理的朋友也如是,他們的身高都是五呎六左右,換言之身材高的人有機會覺得駕駛席坐姿不夠稱心。

    雙離合器波箱於慢速開開停停期間有些窒動

     

    這級揭背車竟然設有5個顏色的氣氛燈選擇。氣氛燈設於門板和中控台兩側位置。

    始終因引擎排氣量較細,輸出不算特別高,Megane GT是今個特輯中加速最慢的一部。不過所謂慢,只是相對另外兩部車而言,Megane GT還是一部快車,而且它的一副1.6公升turbo引擎很活潑,轉速快上快落,經常給我一種不高轉不暢快,引誘用上高轉行車的感覺,儘管低扭其實挺不俗,正常地徘徊在二千餘以下行車亦力氣充足。可惜的是,那個七速雙離合器波箱不夠聰明,離合器不是開便是合,近乎沒有吊極力子的過程,結果塞車期間開開停停經常導致車身出現窒動,要加速至30km/h以上,波箱跳至三檔以上才覺得行車如一般自動波車那麼順暢。

    設有兩個USB,不用與太座爭插頭替電話充電。

    四個行車模式分別是偏重慳油的Comfort、正常的Neutral,以及自選油門、波箱等反應的Perso。
    自動泊車系統適用於S位、L位和香港罕見的斜排車位。

    彎路裏,Megane GT的身手與另外兩車各有千秋,操控同樣有趣,自成一格的特點是拐過急彎期間,4Control四輪轉向系統頻頻出招,車尾就此頻頻向外走移一點,教人覺得它像條蛇般繞過彎去,挺有趣過癮的。拐大彎的時候,4Control四輪轉向系統的效果則不太明顯,我只感到車尾動態沒有拖泥帶水,而且不論大小彎角也不曾出現轉向不足,我試過出彎前一刻一腳地板油,始終還是不偏不倚跟着線位奔出去,彎中車速不比另外另外兩車慢,同樣是一部能夠教我在山路上樂而忘返的hatchback。

    後座兩側安全帶有固定夾,扳下、翻起椅背時不怕被卡着。
    尾箱四正,但門檻偏高,提放重物不算方便。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Renault Megane GT規格
    引擎:1,618c.c.直四turbo
    馬力:205匹/6,000rpm
    扭力:28.6kgm/2,400rpm
    傳動:前輪驅動 七前速雙離合器
    重量:1,392kg
    0-100km/h加速:7.1秒
    極速:230km/h
    耗油量:6L/100km
    體積:4,359mm x 1,814mm x 1,447mm
    車價:$336,000

    The post Renault Megane GT<br/>偏愛自己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renault-megane-gt%e5%81%8f%e6%84%9b%e8%87%aa%e5%b7%b1/feed/ 0
    VW Golf GTI Driver’s Edition我是天瓶座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vw-golf-gti-drivers-edition%e6%88%91%e6%98%af%e5%a4%a9%e7%93%b6%e5%ba%a7/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vw-golf-gti-drivers-edition%e6%88%91%e6%98%af%e5%a4%a9%e7%93%b6%e5%ba%a7/#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7:54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14315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egane-GT_03.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Golf-GTI_06.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Golf-GTI_03.jpg","w":"900","h":"600","title":""}]

    它一定是天瓶座,要不然上一世是在高樓大廈間走鋼線的特技人。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SAM[.....]

    The post VW Golf GTI Driver’s Edition<br/>我是天瓶座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它一定是天瓶座,要不然上一世是在高樓大廈間走鋼線的特技人。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SAM FONG

    如果要為Volkswagen Golf GTI加一個hashtag,第一個是#平衡力。這個詞有時在香港汽車傳媒中是「兩頭不到岸」的同義,速度不算快,車廂又未至於靜,趣味與實用雙雙值一粒半星,那麼就是平衡了,下次你見到樣子平凡、智慧普通的無特徵女生,為免打擊她請以「你真平均」來尊稱對方。對於Golf GTI,平衡沒有這層隱藏意思,平衡只代表平衡,樣樣都醒,不顧此失彼,是通材教育下的乖學生。不用說別的,一張司機位就足夠證明,這部Driver’s Edition是用初代GTI懷舊格仔布櫈而非皮椅,司機穿多一件在美國古著店的70年代牛仔恤一定好襯,可是它卻成為2017年也不過時的一張安樂椅。之前不太覺的,今次A-B-C三部車反覆比較過之後終於領悟多一點——Golf座墊的角度剛剛完美地承托住司機的大髀。聽起來沒有特別,但其實五門Mini Cooper S座墊短了點,Renault Megane GT則會發現無論怎樣調校軚盤和座位,大腿總是凌空,不利長時間作戰,能在此找到貼心坐姿的,一定是世上的幸運一小群。Golf GTI一張手動調校普通布櫈,可以KO大部分現存細車仔的高級皮電櫈,很難相信是不是?

    歡迎回到第一代Golf GTI的格仔年代,這張櫈比你件七十年代格子牛仔恤舒服貼身得多。

    揭背車這一界別,十幾二十年之前仍然是一條二選一的選擇題:A.實用;B.速度,而甚少有C.兩者皆是。今日大部分歐洲揭背車或多或少是以平衡自居,可是Golf在第一代已經用GTI版來創作出答案C,直至第四代R32以3.2公升V6加四驅和雙離合波箱在街上撩事鬥非之時,1系和A-Class還未出世。這麼多年Golf甚麼都試過,電動車都試埋,要它在實用性或速度上犯大錯,不如期待特區政府不犯錯好了。編輯試過第七代的Golf 1.4 TSI、Golf GT、Golf GTI以至Golf R七七四十九次,哪怕去到第七八五十六次或七九六十三次,也幾乎找不出任何一個無可修補的大破綻。速度或玩味與A-Class或1系等比較不一定全勝,但加埋實用性及價錢的平衡值則沒誰追得貼。你不發覺空間更多的A-Class,後座樓頂高度反而麻麻嗎?另外大家一定知道Golf好興新增不同配備的版本,今次試這部Driver’s Edition,減了司機電動皮椅、天窗、雨水感應水撥和四萬大元,最後一項減得真好,是實惠牌家庭用品的特別實惠裝。

    邀請三人同上Golf GTI後排,膝頭位竟夠膽死量化寬鬆過大大架的Megane GT,左右的朋友沒有頂頭之餘,中間的一位會發現自己中軸槽只有少少隆起,雙腳不一定要叉得好開,還未說後座有兩個冷氣風口。好奇怪,三個後座男最後一致決定Golf GTI在滿座時易捱過Megane GT。

    行李箱是尾座翻版,Megane GT闊度和深度一律比Golf多了兩三吋,不過門檻高度似是一條萬里長城,有效阻隔車外的貨物入侵,取存單車這類麻煩之物,Golf GTI會更快手。Megane GT並非不濟,反而是Golf GTI太強,即使尺碼先天技不如人,但同一時間往往又識得用細心及智慧爭返一口氣,不會輸得一敗塗地。

    平坦、無起伏,以人類身材而言是敗筆,但這個空間來講則相反。
    USB中的U解作universal,同時全宇宙汽車的USB位置好應universal地擺在這裏。

     如果世上從沒出現過Golf GTI,大家的生活會否有甚麼大不同?最低限度,想扮演一個趁老婆帶了阿仔返外家之際,會靜雞雞上大帽山偷食的好男人,實現的可性會減低百分之二十。我在大帽山走幾轉再求一求它在答案B的表現,同Mini相比會覺得扭軚時輕了幾克,懸掛輾過像我銀行戶口般下陷的路面時,車身並沒有作出驚訝反應,反而我驚訝了,因為19吋過火的大輪圈竟然不殺人。據本人心理報告分析,整個上山落山的駕駛情緒似是玩俄羅斯方塊多過俄羅斯輪盤,亦即無壓力零負擔。

    引擎三千多轉開始已抵達黃金地段,再高一點轉數時力水不及Mini的2.0新引擎,因此需要更頻密轉波,但波箱永遠識得在1至六號的幸運箱中抽出最合適的一個冧把,有種逢買必中的勝利感。所以又要講多次,Golf GTI即使並非完美無缺,但好像總有辦法以別的東西來補償,頭盤不合胃口嗎,那就免費送你一客精緻甜品,令大家順返條氣。總而言之,快車時輕鬆簡易得來又夠快(上大帽山時三部車之中車速最高),氣氛簡單而不粗糙,於是有編輯同事會嫌它行車穩定系統太保守,而且一切來得太易,等如去了瑞士山區,閉上眼拿起相機按快門都是沙龍相。應該是編輯活在天堂太耐,犯賤,對於難度太低效率太高的事情變得麻木,同事Donny就連跳上這部車也費事。

    第7.5代的Golf剛剛已在世界各地見報,這名第七代Golf舊人依然能夠以一式平衡術來保持青春常駐。我反而會諗,去到第八代第九代,車廠還有甚麼花款可變?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Volkswagen Golf GTI Driver's Edition規格
    引擎:1,984c.c.直四turbo
    馬力:220匹/4,500-6,200rpm
    扭力:35.7kgm/1,500-4,400rpm
    傳動:前輪驅動 六前速雙離合
    重量:1,370kg
    0-100km/h:6.5秒
    極速:244km/h
    耗油量:6.3L/100km
    體積:4,268mm x 2,027mm x 1,442mm
    售價:$329,980

    The post VW Golf GTI Driver’s Edition<br/>我是天瓶座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vw-golf-gti-drivers-edition%e6%88%91%e6%98%af%e5%a4%a9%e7%93%b6%e5%ba%a7/feed/ 0
    Mini Cooper S 5 door有胃口的小小鳥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mini-cooper-s-5-door%e6%9c%89%e8%83%83%e5%8f%a3%e7%9a%84%e5%b0%8f%e5%b0%8f%e9%b3%a5/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mini-cooper-s-5-door%e6%9c%89%e8%83%83%e5%8f%a3%e7%9a%84%e5%b0%8f%e5%b0%8f%e9%b3%a5/#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7:59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14325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ini-S-5dr_04.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ini-S-5dr_05.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ini-S-5dr_07.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ini-S-5dr_09.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ini-S-5dr_10.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05\/TGHK102_FEA_Mini-S-5dr_01.jpg","w":"900","h":"600","title":""}]

    從前那隻無內臟吃不落太多蟲蟲的小鳥,如今可以照顧朋友家人鳥。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SA[.....]

    The post Mini Cooper S 5 door<br/>有胃口的小小鳥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從前那隻無內臟吃不落太多蟲蟲的小鳥,如今可以照顧朋友家人鳥。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SAM FONG

    如果世上有部揭背開落去似三門Cooper S,坐入後面似普通五門揭背,車尾再架設一個無須很大、點到即止的雜物間給我,那就發達了。五門五座版Cooper S在角色扮演遊戲裏正是隻雖小但五臟俱全的麻雀仔。那麼Clubman S呢?剛才講漏了一個要求,就是不能太貴,頂籠三十幾萬,Clubman S「勾筆」太勁了。

    我有個車迷朋友生了小孩,用錢紙投票給五門五座Cooper是他的最終答案。出車幾日,他目露凶光,拿住個閃閃發光的螺絲批走向部車,想……想拆走後排中軸槽的杯架。五門Mini樣樣迷你,杯架除外,用來放可樂能飲到人有糖尿病。三個男人試圖冒險齊齊坐入後面,多得這個杯架,中間那位朋友(即是我囉),雙腿叉開到想起昔日的舊式踎廁。

    迷你轉速計,六千轉與紅區的差別是幾根頭髮,此外三部車中唯有它設head up display。

    雖是五門加五座,但「客滿」紙牌最好偶然才掛出來,後面三個人左右膊頭連成一體,太肉緊了,中間的一個(又是我囉)最後唯有整個人移前,不能貼住椅背。側面兩個人即使背脊有所依,仍會發現椅背角度應該令年老的蜘蛛無法登頂,比較垂直。如果五減一,後面只坐兩人,那就皆大歡喜,膝位會發現因為前座椅背虧空而多了一點寶貴空間,絕對飲得杯落兼坐得安樂。呀,接下來還發掘出三部車之中,只有它後座沒有冷氣風口,但掉返轉頭又有個天窗宴客,再掉返轉頭後座的車門開口特別窄,似哈比人房門,再再掉返轉頭,行李箱深度少過Volkswagen Golf GTI近半呎,闊度減了兩三吋,但朋友告訴我尾門之內竟然常備一張嬰兒座椅,並拍下照片向本人證明。鐵證如山,不得不服,這隻小麻雀的實用性,用最易明的講法是不容許浪費,樣樣僅僅夠使,擔保沒有廚餘。這種惜食精神可追溯至我阿媽阿婆,以及五十幾年前的classic Mini。

    在所有尺碼盡情壓縮再壓縮之下,放大的是駕駛感。雖然今代一系列大革新的Mini大大向舒適性投懷送抱,刺激味大減,不過始終今次三部車最生鬼的還是它。不單止是這三部,現存揭背車仔之中它還是最青春逼人,連Audi S1好像也缺了Mini某些東西。其中之一是扭幾下軚,車頭簡直好比被重炮手以連環勾拳來回打面,食到應一應,立即扭頭,而且扭完左一下子又可以扭右。轉向比率一於快字訣,Mini的S版由三門到Clubman也是類似設定,有些車會夾硬送大家一個超快軚盤來製造好彎的幻覺,至於Mini則是天生配得上這個金軚環,軚盤設計師完全無視五門車始終都是五門車,必須有一個凸出來的車尾,至於車尾工程師也不服氣,誓要追得上頭轆的擺幅為止。於是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五門版及Clubman的車尾並不比三門版累事得多。

    加個天窗,後座乘客最少中個安慰獎。
    這個設備可以附錢拆走嗎?

    以上的好現象必須要以較敏感的避震來換取,無論是登上或是落去大帽山,跪、傾、側、仰幾個形容詞一律與之無直接關係,只會無比平穩地略過彎角。如果邀請一位捽碟DJ到場以同一方式對待軚盤,包保後面阿仔可以照樣飲奶。我好像太誇了是不是,奶還是落車先飲,開這部車很快就返到屋企的。當來到普通路面,敏感避震的代價是微小急促的震動始終豐富過Golf GTI,掉轉頭來講,小震可以怡情,是賽車感的來源。別忘記它已經比上代三門版的教養多三幾成。

    如果比拼上山車速,還是Golf GTI以近30匹的馬力差早半秒登頂。雖說Mini較輕而且新引擎高轉暢通無阻,心跳肉緊和耐玩度是三部車中的最高,但馬力還是勝負的主角。另外要賴的話,可以問何解貴為S版卻沒有軚盤轉檔撥片給我轉換火力?一早話軚盤轉向敏感,秒秒幾廿萬上落,騰空一隻手去撥波棍不是次次都得閒。其實即使有也未必下下用得着,錶板的轉速計太細、刻度太密,非定睛三秒不可。司機位設定也有少少心理影響,離地距竟然在三部車之中最高高在上,椅子也未把我釘得夠實,活像加了個座墊。如果長時間作賽,會發現座墊較短,未算好完美地托住司機大腳。以上這些其實大部份無傷大雅。

    地球上最重要的東西往往是無形,雖然大家都在追求有形之物。空間、馬力、車價這些實實在在有數得計的,有時卻不比虛無飄渺難以形容的駕駛感更實在,這部Mini售賣實際之餘,再送大家某一些無色無味但了然於心的神秘贈品,拆開來看,原來它叫過癮。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Mini Cooper S 5 door規格
    引擎:1,998c.c.直四turbo
    馬力:192匹/4,700-6,000rpm
    扭力:28.6kgm/1,250-4,600rpm
    傳動:前輪驅動 六前速自動波
    重量:1,240kg
    0-100km/h:6.8秒
    極速:230km/h
    耗油量:5.4L/100km
    體積:4,005mm x 1,727mm x 1,425mm
    售價:$359,800

    The post Mini Cooper S 5 door<br/>有胃口的小小鳥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17/mini-cooper-s-5-door%e6%9c%89%e8%83%83%e5%8f%a3%e7%9a%84%e5%b0%8f%e5%b0%8f%e9%b3%a5/feed/ 0
    Tesla Model X P100DX=?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tesla-model-x-p100dx%ef%bc%9d/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tesla-model-x-p100dx%ef%bc%9d/#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8:04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8985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modelX_9535c.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modelX_9539c.jpg","w":"900","h":"601","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modelX_9607c.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modelX_9579c.jpg","w":"900","h":"601","title":""}]

    X在汽車界等如越野車,中學數學科則代表未知數,Model X兩者互通,是2017最不解之SUV。 WORDS:[.....]

    The post Tesla Model X P100D<br/>X=?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X在汽車界等如越野車,中學數學科則代表未知數,Model X兩者互通,是2017最不解之SUV。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SAM FONG

    好頭痛好頭痛好頭痛,未試過有一件交通工具會如此難以界定,頭腹尾屬於三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坐車頭時會話它是MPV,中座開門時是平治SLS,第三排尾位似七座版SUV,我決定私底下叫它做「有MPV特色的超跑鷗翼型七座SUV」。未完,因為它另有五座版,所以又是「有MPV特色的超跑鷗翼型五座SUV」。完嗎?你就想,因為它是電動的,還是形容為「有MPV特色的超跑鷗翼型七座或五座純電動SUV」最科學化,不單止頭痛,讀多幾次更加喉嚨痛。最慳口水的叫法,Model X。X在汽車界等如越野車,中學數學科則代表未知數,Model X兩者都通,好名。

    BMW i8之後,很久未試過一部車會如此多謎團,周身X。每次去外國車展,看到的概念車雖然也是天馬行空,有一大堆X,但始終是吹水王在發夢,Model X卻是真人的楝篤笑,車廂每隔幾寸就有一個出奇不意的笑位等緊大家,而且這些奇趣是完全是現實的。最爆笑是那道門,日本MPV中間是超實用趟門,Model X是理論上反實用的鷗翼車門。好多人覺得這一對城門的作用是宣傳展板多過方便乘客上落,是Tesla用來搞綽頭的工具。於是我聽到有人在網上一見到這對門,就即刻批死它(但又不見他們會批死平治SLS或林寶),在左右各剩兩呎空位的香港停車場,這隻扮嘢的神鵰注定是鐵達尼號,作用是把乘客被困金屬艙之內,求救無援。硬要勉強展翅的話,肯定會橫掃千軍,摑左右夾攻的車輛幾巴掌。

    有道理,不過錯了。實情正正相反,它的鷗翼真的是海鷗翼,中間有關節,當感應器探測到旁邊空間過少,識得調整關節,以窄角度打開。我試過特登泊到同旁邊部車相距一米,車門照樣會開,縮低少少個頭即可上落車。未死心,再泊近一點,得返兩三呎,舊式停車場如果左右泊了部MPV就是這個距離了。好緊張好緊張,會發生甚麼事呢,會不會刮一聲之後,跟手聽到旁邊的防盜警鐘響呢……最後Model X無問題,我也無問題,機艙門順利開啟,乘客平安下機。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時輪到前門想落車的司機,要正視自己的肚腩問題,這個泊車距離,前座近乎無法開車門落車。有見及此,本人強烈建議有關方面舉辦一項「全港十九區Model X近距離芝麻開門挑戰盃」,距離最窄者勝。我知你還有問題的:要是泊得再近一點,又或門外有人或障礙物呢?感應器會拒絕大家落機。乘客上車後不夠手長關門怎麼辦,又沒有空姐。它是電動門嘛。

    自動屈摺的海鷗翅膀,兩呎泊位也顯得太多了,前座朋友倒是要想想辦法。

    這對話題之門是不是賣綽頭,有一點;是不是純裝飾的花瓶,未至於。它不會方便過MPV的趟門,同時因為免得大家開門時弄得通地都是電話和銀包,因此車門邊不設儲物間隔,但在窄位好用過一般車門,而且靈活性更勝上揭式的超跑,SLS之類的鷗翼應該改名叫打石膏的鷗翼。

    中排迷你透視窗

    除了這一道方便之門,它還有方便之門檻。我個頭又再好頭痛好頭痛好頭痛,明明是SUV,可是門檻矮到近乎不似門檻,而且地台貼地如MPV,由此出現了一種「MPV式的SUV出入法」,亦即乘客從此是「出入」而非「上落」車廂。如果閣下準備在下一個母親節為長輩擺百歲大壽的話,那麼地台還可以再低一點,司機在中控台顯示面板,在五級高度的氣壓懸掛掣中揀最低即可。

    連帶出入2+3+2座位的最後排也變得好辦事,地台低,鷗翼門打開後不頂頭,嗱嗱聲就入到後排了,手續甚至易過好多MPV,不用講簡單過七座SUV。後座空間比得上新版Freed,既不亂我髮頂,亦不太屈我膝頭,中排底下好多位給人伸腳,甚至有獨立冷口風口。換句話講,18歲以下至18歲以上人士亦可入場,歡迎歡迎。這部車剛剛又有一個新名了,「第三排最似中大型MPV的SUV」。

    此君經檢驗後頭頂及雙腿沒瘀血,換着是其他七座SUV就性命難保。

    前座就更加新奇有趣,若接載一位新乘客,請先準備對方會急問好些標準的問題,每個問題的共通點是都有個「嘩」音。第一個問題:「嘩,個芒咁大嘅?」這個來自Model S的超大芒,Model X還加了幾個新功能,控制車身五級高度是其一,另外所有車門都能以此遙距指揮。「所有」包括埋前面兩道正常門,勁呀,不過當路面有點傾斜,這個自動門就會不夠力關閉,只會像一隻法力未夠的鬼魂在吃力推動。

    上次試Model S,沒太多時間跟這片大屏幕玩遊戲,今次一於多多了解一下。我發現最正的是導航,用手指在大大幅Google地圖督實想去的一個點,有個小視窗彈出來,確認之後即刻計算路線,全程五秒內完成,是我用過最快速的一個導航。入R波倒車,倒車畫面出場,我現在才發覺一個超大顯示有助倒車更快更一眼關七。這麼大部車本來倒車總有些少壓力,尤其是第三排位的頭枕是固定,欄截了一大片中央後視鏡(其實可把後排屈摺解決),但我用鏡頭倒足一大段距離也能流露出自信的笑容(因為走錯入停車場的死胡同),而且過程中發誓沒把阿婆逼落溝渠。本人再責成有關方面舉行一項「全港十九區Model X倒車鬥遠競賽」。

    有人會話取消實體按鍵會增加駕駛危險,用落又不會覺,最起碼比Volvo那一套更易用,反而Porshe那一大列納米尺寸實體按掣到今日我還未習慣。這個大芒在晚間會刺眼嗎?有個反白選項,畫面以黑色做底色,入隧道時試過直望,最後視網膜仍然健在,沒留下燒焦痕跡。

    除了大芒,前座乘客第二個必問問題:「嘩,塊擋風玻璃咁大嘅?(讚嘆語氣讀出)」如果你以為你部MPV的前座近180度無敵街景,又或中排的全景天窗在夜晚已經浪漫到震,對不起,那只是一部坦克車的可視角度罷了。Model X的近180左右再加近90度上下橫掃式無縫視野,直情如同坐在透明的直升機。擋風玻璃與天窗二合為一,比MPV更MPV,嘩,這次是我嘩出來的。

    擋風玻璃 X 天窗 X Ray-Ban聯手巨獻,小心被石仔打花。

    不過猛太陽時怎樣算?跟車有一塊黑網可以掛在車內,不過別旨意一邊開車一邊裝拆。另外玻璃頂部經過深色處理,變相戴了副地球最大的Ray-Ban。試車日是大藍天,在沒戴太陽眼鏡之下,我做了一件人類汽車史上最英勇的探險行為——駕車時正眼望住個太陽三秒。最後視網膜仍然健在,沒留下燒焦痕跡,證明深色玻璃效用無比,健力士將會留下這次紀錄。

    作為Model X奇異號飛船的艦長,最大的敵人並非太陽光或巨型LCD芒,而是太得意忘形的自己,太着眼於周圍的花臣而忘記了這是一部電動車。油門踩得太盡,不饒人加速力會把自己加另外六個乘客一同奔往作嘔、輪胎咬地力和路邊燈柱的邊緣。請抬頭望望剛才講過的天窗連體式擋風玻璃,以及鷗翼門的門鉸摩打,好應該分析出轉彎時重心會在Model S之上再之上。車底大量電池其實大大抵銷了這一點,餘下未被消滅得清的,會告訴駕駛者這是一部中碼左右的SUV,靈活勝預期,但爆炸力也高過預期,特急加速在Cayenne Turbo S之上,不比Model S慢很多,所以重心不超標所賜給大家的安全性,隨時又會被超高車速抵銷。

    軚盤有高中低三段重力,效果就是帶來三種不同阻力,你要當它是一部可調踏板阻力的室內健身單車,與地面的凹凸全沒關連,輾過一個汽水罐又好,一支紅酒都好,軚盤反應始終如一。

    到了還車,Model X還留下一大堆X還未研究,例如電力可續航距離未有時間測試,又或者夏天返工時放一塊鮮肉在那塊玻璃之下,放工是否可以加多一味健康慢煮牛做餸呢?車身上下又有好多好多細節或念頭還想摩一摩,聽聞當進入停車場時如果駕駛者把車身升高,導航會把它記住,下次自動自覺;車身各項功能差不多全部到由零重頭諗過,用大量電子功能取代傳統機械結構,會是七十年代電子錶打殘機械錶的翻版,還是九十年代的hang機Windows?Model X根本是另一個瑪雅或天外文明,認真試清楚各項底細之前,要評價它是天才還是得個樣的電子潮物,太心急了。有Tesla反對者好像機械錶的支持者,下下將傳統引擎加波箱的汽車預設為宇宙中心,有些Tesla支持者剛好相反,把電子錶的新奇看為成功,我兩者都不想做。

    唯一知道是這部車有絕對信心讓乘客們嘆為觀止,會獲得好多個嘩,日本MPV或歐洲SUV一下子被它反襯得很正路。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0-100km/h:3.1秒
    極速:250km/h
    體積:長5,037mm x 闊2,070mm
    續航距離:542km
    售價:$1,088,200(基本車價)/
    $1,274,300(是次測試車輛,連同七座及各配備)

    The post Tesla Model X P100D<br/>X=?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tesla-model-x-p100dx%ef%bc%9d/feed/ 0
    Porsche Panamera 4S邁向新里程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porsche-panamera-4s%e9%82%81%e5%90%91%e6%96%b0%e9%87%8c%e7%a8%8b-3/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porsche-panamera-4s%e9%82%81%e5%90%91%e6%96%b0%e9%87%8c%e7%a8%8b-3/#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8:09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8974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Panamera_5282c.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Panamera_5224c.jpg","w":"900","h":"601","title":""}]

    雖然外貌跟舊款一脈相承,但今代Panamera裏裏外外都是新的,相同之處還剩下甚麼呢? WORDS:DONNY[.....]

    The post Porsche Panamera 4S<br/>邁向新里程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雖然外貌跟舊款一脈相承,但今代Panamera裏裏外外都是新的,相同之處還剩下甚麼呢?

    WORDS:DONNY NG / PICTURES:SAM FONG

    這次Panamera改朝換代,比早前轉款的911、Boxster和Cayman大刀闊斧,車架、引擎、波箱等都是全新的,車廂布置亦煥然一新,現在先簡介一些重點機械改動。

    轉款後,廠方一口氣推出10個Panamera型號,全部均用上增壓引擎,當中除了柴油型號之外,其餘都會在港發售。入門的Panamera由3.6公升V6自然吸氣引擎改為一副330匹3公升turbo V6機器,這型號另有四驅版和Executive長陣版本(也是四驅的)選擇。暫時還未有Turbo S,現時頂級是Turbo型號,全新4公升V8雙turbo引擎取代了原來的4.8公升V8雙turbo機器,馬力增加30匹至550匹,並有長陣版的選擇。至於舊款的混能版S E-Hybrid,由新的四驅4 E-Hybrid入替,並且改用了全新的2.9公升supercharged引擎,總輸出由416匹增至462匹,這型號亦有長陣版本的選擇。至於今次試開的4S型號,改用全新2.9公升雙turbo V6引擎,輸出由420匹、53kgm增至440匹、56.1kgm,長陣版本將會稍後到港。

    新款Panamera另一個重點機械改動,是全線改用八速PDK波箱,這是歐洲車廠首次用上同類裝置。這副新波箱的一檔跟從前的七速裝置是相同的,二檔細2%,三至六檔則大3至5%不等,七檔更大了15%。為何二檔不是如三至七檔般大了,反而變細一點,原因不得而知,不過這部4S用上一個比舊款同型號細約5%的尾牙,故此若計算整個傳動系統的比率,這車的一至六檔總傳動比其實比舊款細了0.6至8%不等,只是七檔始終大了約9%。但只比較最高檔的話,新波箱的八檔還是比舊波箱的七檔細了17%,故此整體比率鋪排始終大致偏向低轉速、高車速的慳油設定。

    全新2.9公升雙turbo引擎運轉滑溜,低中高轉均夠力氣。鋼製和燒焊位不太精緻的塔頂撐杆有點兒不夠高級。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新款Panamera用上全新的MSB車架,據聞這副車架將會用於VW集團旗下其他品牌的新車之上。換上新車架後,Panamera的三圍數字輕微增加了一點,長闊高分別有34mm、6mm和5mm進帳,軸距多了30mm,但這部4S的重量並沒有就此有增減。

    新儀錶保留轉速錶在中央的設計,但兩側改為電子顯示屏。

    今次試開的一部demo車,如過往代理安排的其他型號一樣,加裝了很多附加設備,當中包括首次出現在Panamera的四輪轉向系統(稅前$17,100)。如其他同類裝置,當慢速兼大幅扭軚的時候,後輪便會跟前輪反方向轉向,藉此降低迴旋半徑,方便泊位和調頭。高速行車期間,後輪與前輪轉至同一方向,藉此穩定車尾,但廠方沒有透露後輪的轉向角度。從代理車庫所在的多層停車場開走這車,以及最後歸還車輛時泊進車位,我不察覺它在10km/h以下的慢速期間特別好軚和靈活,同時也不覺得它論盡,就如一般5m長大型房車差不多。但跑到街上後,我明顯感到轉向比舊款快一點,這點或許不是後輪轉向的功勞,因為新車同時用上新的可變比率電子輔助轉向系統,但無論如何,新車拐彎抹角期間的動態比舊款輕巧,只要稍為扭軚,車頭便應聲改變方向,車尾亦如影隨形緊貼車頭的動作,快跑彎多路窄的山路上尤其明顯。在這類路面上,開着舊款始終因車身既闊又長,縱使轉向快且直接,還是經常要偷點位拐過急彎去,新車卻較為矯捷,似是佔用較少的路面空間,攞位入彎近似E-Class等歐洲中型房車多於一部超過5m長的大車。

    新款中控台的按鈕較從前少,皆因部分改為在中央顯示屏控制,還有似是輕觸式按鈕其實是輕按式,在圖案上輕力按下還會click一下。

    除了動態比舊款矯捷,新車的彎中循跡性也很高,其中一個主因是原裝輪胎已經加闊了兩碼,配用了比舊款Turbo型號還要闊10mm的前265/45R19、後295/40R19輪胎,這部demo車更換上了一套附加的21輪圈(稅前$41,700),輪胎尺碼進一步變為更薄更闊的275/35R21和315/30R21,兼且有四驅助陣,不咬地才怪! 此外,輪胎近乎不能再薄,胎壁變形極少,這個或多或少也是這部demo車的轉向反應既快又直接的原因。不過,即使配上這麼闊和抓地的輪胎,卻沒有導致這部demo車的彎中動態生硬,具體來說即是過份依賴輪胎產生強勁的抓着力,車身則欲拋出彎外,懸掛拉扯得很繃緊的情況。其實,若把原裝的氣墊懸掛調至comfort模式的時候,車身並非動也不動,無疑有點傾側,然而我還是清楚感到重心是低矮的,配合韌度很高的懸掛,車身搖曳毫不急促,反而是漫不經意,很自然的,這是教我覺得它的身手輕巧瀟灑的另一關鍵。

    波棍前方冷氣風口是利用中央顯示屏控制開關及風向,夠gimmick!

    這部demo車換上又闊又薄的輪胎,並沒有導致車身顛簸嚴重,反之,乘坐感出奇地舒適。我不是說它像S-Class等德國豪華大房車那麼舒適,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把氣墊懸掛調至最硬後,車身亦沒有過於擾人的震盪。即使我走在大老山隧道那凹凸不平的混凝土路面上,也覺得無傷大雅,沒有急不及待回復comfort設定,乘坐感無疑比舊款高了一個層次。此外,車廂比舊款寧靜,不但用上特薄輪胎後路噪還是不多,傳入車廂的引擎聲亦比舊款少。即使換上Sport模式或按掣把附加的sports exhaust(稅前$29,500)調至響喉,不是3,000rpm以上亦沒有太明顯引擎和排氣聲滲入車廂,平常行車根本好比E-Class等德國中型房車那麼又靜又舒適。

    波棍前方冷氣風口是利用中央顯示屏控制開關及風向,夠gimmick!

    至於那副全新的2.9公升雙turbo引擎,運轉十分滑溜,動力也強,而且就算如上文所說,改用八速PDK後各檔總傳動比率細了,倍力效果低了,加速還是比舊款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二千餘轉已經感到力氣很充沛,教我覺得步履很輕盈,徘徊在4,000rpm至紅區之間快跑的話,更與身形較纖巧的911 Carrera S相差無幾,絕對是一部快車。談到它的全新八速PDK,normal模式期間通常三扒兩撥便跳至高檔,故此除了起步之外,轉速經常徘徊在2,000rpm以下,但因反應快,只要油門稍為一沉,它便應聲kickdown,故此沒有因總傳動比率細了而影響加速表現。此外,比率超細的八檔在香港路面之上不是形同虛設,只要車速達到83km/h左右,兼且在平路上定着油巡航中,其實亦已經用得着它,這時候的轉速只是比怠轉高一點的1,100rpm而已。

    行李箱容量為495公升,比平治C-Class房車多15公升,扳下後座可擴展至1,304公升。右方的6碟CD/ DVD匣是稅前$4,600附加設備。

    試過這車之後,我認為它不但比舊款快,操控感也很強烈,而且同一時間,乘坐感亦高了一層次,已經很近似歐洲豪華房車,既靜又舒適的車廂環境很切合日用車的需要,毋須快跑也會令人愜意,開着它快走迂迴山路當然樂趣更多。不過,始終因後座坐姿低,半桶型座椅降低了乘客活動幅度,加上門檻粗大,進出不及普通大房車方便,故此即使乘坐感已經很佳,我對這車是否適合作為老闆車之用有所保留。就算是長陣版,我想腳位較多也不會改變大步跨出車廂和跌進後座的情況,有意用它作為老闆車的人務必要試試當後座乘客才下決定啊!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引擎:2,894c.c. V6雙turbo
    馬力:440匹/5,650-6,500rpm
    扭力:56.1kgm/1,750-5,500rpm
    傳動:四輪驅動 八前速PDK
    重量:1,870kg
    0-100km/h加速:4.4秒(附加Sport Chrono:4.2秒)
    極速:289km/h
    耗油量:8.1-8.2L/100km
    體積:5,049mm x 1,937mm x 1,423mm
    車價:$1,893,000(測試車輛$2,555,845)

    The post Porsche Panamera 4S<br/>邁向新里程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porsche-panamera-4s%e9%82%81%e5%90%91%e6%96%b0%e9%87%8c%e7%a8%8b-3/feed/ 0
    Audi S3 Sportback 2.0 TFSI quattro克拉克.肯特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audi-s3-sportback-2-0-tfsi-quattro%e5%85%8b%e6%8b%89%e5%85%8b%ef%bc%8e%e8%82%af%e7%89%b9/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audi-s3-sportback-2-0-tfsi-quattro%e5%85%8b%e6%8b%89%e5%85%8b%ef%bc%8e%e8%82%af%e7%89%b9/#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8:14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8964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S3_04.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TGHK102_DRIVE_S3_11.jpg","w":"900","h":"600","title":""}]

    有位漫畫人物平日斯斯文文,轉個身卻又能飛天遁地。 WORDS:YIU TSZ HO / PICTURES:RA[.....]

    The post Audi S3 Sportback 2.0 TFSI quattro<br/>克拉克.肯特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有位漫畫人物平日斯斯文文,轉個身卻又能飛天遁地。

    WORDS:YIU TSZ HO / PICTURES:RAYMOND YICK

    我講的是Clark Kent,《Superman》入面個四眼仔男主角。平時斯斯文文青年才俊,戴副黑框眼鏡梳個油頭,外人睇落根本想不到他就是來自外太空的神奇之士。這種個性和《龍珠》入面的悟空剛好相反,雖然大家都是勁抽外星人,但後者任何時間都是爆肌撩交打之勢,所以老婆芝芝老是擔心老公惹麻煩兼教壞悟飯。反之Clark Kent不發惡時還可以老老實實打份文職工,好多求安穩的女士情願揀他過人世。我相信揀車其實差無幾,300幾匹揭背車擺到明辣,但仍有層次之分,你可以熱血到盡要部Civic Type R,也可以搵部性情似Superman的S3 Sportback。

    S3 Sportback神奇的地方在於冷靜之時,不算很硬的懸掛、充足的隔音能力與及合理的車廂空間三種特性,能令它變成一部非常斯文的揭背車。啪入「效能」模式,重bass喉聲都收斂埋,隨便叫個親朋戚友隔籬鄰舍坐上車,斷估九成人不知道屁股下面的四個車轆原來可以用4.6秒就由零跑到時速100km/h。4.6秒代表甚麼?Focus RS是4.7秒、Civic Type R是5.7秒,而718 Boxster則要4.7秒,由此可知S3 Sportback快起來是哪個級數。

    港版暫無virtual cockpit,所以車廂和facelift前幾乎無分別。

    Hatchback的日用能力很關鍵,就算大匹數也不例外,因此Golf R有一定市場。我覺得除了後座空間稍輸Golf R半個馬鼻之外,論舒服程度S3 Sportback基本上打成平手,但同事們甚至認為S3 Sportback的懸掛更加柔韌一點,濾震效果再精細些少,講真我覺得Golf R已算很gentleman,S3 Sportback跟它或許是在伯仲之間。簡單點講,S3 Sportback的體貼之處在於可以隱身於鬧市中,無必要時扮演老實乖乖仔,身附300多匹的hot hatch要做到這點,跟得100匹傍身但又要扮跑車一樣難。

    車頭泵把換了新款,比之前立體些少。

    今代facelift過後主要有兩大變化,其一是加大引擎輸出,馬力推高少少,多了10匹,扭力就再多2.1kgm。其二是換了波箱,由以前的六前速,改為用七前速S tronic。之前話S3叻在識得低調,但說到底都是一部hot hatch,跑起上來還是有一手。事實上增大了些少馬力只是甜頭,在公路上很難嚐得出來,它聰明在很有交帶,由軚盤到車架、引擎到波箱的透明度都很高,天賦的表達能力比後天加大馬力更為可貴。今代轉向都有調整過,靠中的時候比率較細,轉的幅度愈大,反應愈加敏感。我覺得重量稍為輕,勝在反應中性容易掌握。至於它的動態,同樣易上手,四驅幫到手是其一,其次是本來很柔韌的懸掛,快起來依然頂得住壓力,數度施壓也不覺勉強。另一特點是這車是很前驅化的四驅,經常運用前輪旺盛的抓地力扯入彎,反之後轆似兩個得力助手追住跑,必要時不經意跑快小半拍幫手入彎。這種特性令S3 Sportback變得很易入口,雖然論氣氛或刺激性不及大哥RS3或者A45,當然也不能和Civic Type R相比,但以車論車,它的交際能力較強,似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和它溝通到。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引擎 1,984c.c.直四turbo 
    馬力 310hp/5,500-6,500rpm 
    扭力 40.8kgm/2,000-5,400rpm 
    傳動 四輪驅動 七前速自動波 
    0-100km/h 4.6秒 
    極速 250km/h 
    體積 4,322 x 1,785 x 1,404mm 
    油耗 6.5L/100km 
    重量 1,540kg 
    售價 $558,000

    The post Audi S3 Sportback 2.0 TFSI quattro<br/>克拉克.肯特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audi-s3-sportback-2-0-tfsi-quattro%e5%85%8b%e6%8b%89%e5%85%8b%ef%bc%8e%e8%82%af%e7%89%b9/feed/ 0
    Mercedes-Benz E350e細細聲中中力一樣價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mercedes-benz-e350e%e7%b4%b0%e7%b4%b0%e8%81%b2%e4%b8%ad%e4%b8%ad%e5%8a%9b%e4%b8%80%e6%a8%a3%e5%83%b9-2/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mercedes-benz-e350e%e7%b4%b0%e7%b4%b0%e8%81%b2%e4%b8%ad%e4%b8%ad%e5%8a%9b%e4%b8%80%e6%a8%a3%e5%83%b9-2/#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8:19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8877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E350e_02.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E350e_03.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E350e_09.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E350e_04.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E350e_08.jpg","w":"900","h":"600","title":""}]

    E350e,前後兩個E疊起上來的威力應該加倍呱?正確答案:聲音減倍,力水中間,價錢一樣。 WORDS: 歐陽國[.....]

    The post Mercedes-Benz E350e<br/>細細聲中中力一樣價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E350e,前後兩個E疊起上來的威力應該加倍呱?正確答案:聲音減倍,力水中間,價錢一樣。

    WORDS: 歐陽國安 / PICTURES: SAM FONG

    PP。文字同語言的分別之一是前者無法表達音量,所以要模仿樂譜,先標明pp,亦即以極弱力度演奏。由這秒開始,以下文字會以極低音量讀出,在E350e車廂不適宜大聲講話。E-Class本身已經靜過佛寺,再加埋插電混能純電運作,等如在戲院播默片,大家連講話的音量也自然收細。直到引擎再度出擊,萬物回復原狀,活像停電過後屋企電器的嗡嗡聲回家了。

    先莫理車尾行李箱的大電池可以每公里慳到幾多毫子,E350e的吸音力已霸佔現存中型房車之頭幾位。好鍾意在車內聽音樂、家中有隻好吵耳的小怪物、對聲音過敏,會覺得E350e是人間綠洲,尤其現在搭車、出街食飯甚至踩單車,大家都好興用手機或藍牙喇叭播音樂打機,香港一下子回到八十年代抬住雙卡式搭船互轟的青春歲月。有幾次我忍不住要開口,對方死撐不改而跟對方大罵一場,香港人的公眾禮儀其實不好過大陸人好多,只是大家習慣了。我怕嘈多過怕人逼,去歐洲旅行,在人多的行人購物專用區或舊城的中心廣場,人多但一樣可以好靜好舒服。香港是一靜難求。

    由柴灣行東廊開去太古城,再行東廊入石澳兜兩轉,出返柴灣的油耗7.5L/100km,行車距離35km。純電行車理論最多三分一個一百公里,33km,A3 Sportback e-tron則是半個一百公里,50km。忽然想起早兩個月試過部S500e,純電續航力一樣33km,C350e則是31km,似乎平治大約以這距離作為標準。

    在「世界無污染日」中用E350e返工未必拿得到行畢全程的紀念證書,但今次的7.5L/100km,即使並非由我入油一樣會心微笑。這種我賺到了的快感要靠出發前先充電來維持,插電混能車不插電,不會慳好多。在紐西蘭人Edmund Hillary成為人類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年代,登山家分成兩派,互有爭論在高海拔探險應否使用氧氣筒。當年的氧氣裝備沉重而且存氣量少,反對者認為背住它爬上山反而浪費精力和拖慢進度,得不償失。混能電池其實是珠穆朗瑪峰探險年代的氧氣樽,必須閒時充一充才有效果,否則壓力差不多見底的氧氣樽只是效用可疑的大包袱。今次試車的燃料消耗,大部份用於石澳來回的一段,sport及sport+模式時引擎非常活躍,突發加速時會油電雙管齊下。

    211匹/36kgm的引擎,與81匹/45kgm的摩打,此強大聯盟看字面應該打遍石澳無敵手,事實又不太覺得似部300匹車,倒是引擎未動馬達先行,kickdown的瞬間動作是傳統引擎車絕對不及,但當兩三秒過後,車速的爆炸力沒法繼續維持,最終還是乖乖地做返一部二百多匹的直四中型房車。另一款的E300,245匹引擎,相比之下0-100只慢過E350e 0.1秒。廠方沒有把E350e命名為E400e來沾一點V6引擎的光,這點絕對合理,它不是用來提升駕駛者在直路的自信,亦非用於給大家在彎路時單挑其他V6歐洲房車,車重1,925kg,你一定明白的,至於入門的E200則是1,605kg。

    高速公路又想試試以強制純電mode行車,如果你接受得到一部150匹左右的E-Class,那麼你就接受得到零排放狀態的E-Class了。不趕時間亦不用跟人搶位,我是ok的,而且不用等太耐已上到100km/h,夠用了。所講150匹之量度方法是憑我體內部馬力機,81匹和45kgm,世上應該沒有哪幾部日用汽車是這對數字組合,原來合起上來的加速感就是150匹左右。提一提,純電力mode只能在eco或comfort動態模式下啟動,可能是自知輸出力不足以叫做sport或sport+呱。另外再給大家另一個數字——S-Class的S500e摩打輸出為115匹及35kgm,兩部車的摩打調校各有不同,有趣是反而E350e偏重扭力。

    尾箱最入面多了一小級樓梯,樓梯底下經營賣電芯業務。

    最常用的應是hybrid mode,系統自行負責做荷官派牌。派發準則是先以電力做先鋒,不勝負荷或電池快見底才派給引擎,此設定與BMW或Audi的同類車理念共通。今次試車時間轉眼就過,剛才的7.5L/100km大家袋住先,有機會再叉滿電走多點距離量度一次。車價可能是這部車最奇異的部分,價格同E300 Exclusive一樣,搞得人心大心細。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引擎 1,991c.c.直四turbo
    引擎馬力 211匹/5,500rpm
    引擎扭力 35.7kgm/1,500-4,400rpm
    馬達馬力 81匹/2,000rpm
    馬達扭力 44.9kgm
    傳動 後輪驅動 九前速自動波
    0-100km/h 6.2秒
    極速 250km/h
    電力續航距離 33km
    重量 1,925kg
    體積 4,923 x 1,852 x 1,468mm
    油耗 2.1-2.5L/100km
    售價 $778,000

    The post Mercedes-Benz E350e<br/>細細聲中中力一樣價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mercedes-benz-e350e%e7%b4%b0%e7%b4%b0%e8%81%b2%e4%b8%ad%e4%b8%ad%e5%8a%9b%e4%b8%80%e6%a8%a3%e5%83%b9-2/feed/ 0
    Mazda CX-3 i-Plus撚手小菜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mazda-cx-3-i-plus%e6%92%9a%e6%89%8b%e5%b0%8f%e8%8f%9c-2/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mazda-cx-3-i-plus%e6%92%9a%e6%89%8b%e5%b0%8f%e8%8f%9c-2/#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8:24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8860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CX3_11.jpg","w":"900","h":"600","title":""}]

    以為SUV不是萬事得的主菜,原來對他們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WORDS: YIU TSZ HO / PICTUR[.....]

    The post Mazda CX-3 i-Plus<br/>撚手小菜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以為SUV不是萬事得的主菜,原來對他們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WORDS: YIU TSZ HO / PICTURES: SAM FONG

    CX-3的確是小菜一碟。在此之前,萬事得日式廚房炮製過的SUV不多,現時香港嚐得到的亦只有一部CX-5,要憑空炒多碟CX-3出來,絕非一間正統車廠的慣常做法,原因離不開「開發時間太長喇」或者更重要的「唔符合成本效益喎」。CX-3的出現亦然,主要材料好應就地取材,讓我看看先,就挑一部揭背車仔Mazda2啦。如此這般,兩者的共通點何其多,最緊要的是使用同一款Skyactiv-chassis底盤,連軸距都一模一樣(2,570mm),固然CX-3的離地距要高些少,畢竟它都叫做是SUV。底盤有着落,新車已造好一半。

    再看看體態,三圍豐滿少少,長闊高分別有215mm、70mm和40mm增長。考考你,之前講過軸距沒改動,那長在哪呢?三、二、一,答案是長在車頭,因為CX-3要放得落一副2.0直四引擎,引擎艙的空間要比Mazda2更大,龍門架要移前點讓讓路,所以比例上它有個長鼻哥。換句話說,車廂空間實際不比揭背小師弟鬆動好多,後座依然在compact car的框框裏面,膝前空間對於亞洲人應該剛好,頭頂有餘裕但未至於多,好在車身比Mazda2闊些少,尤其前座明顯覺得跟鄰座朋友少點親密、多點距離。總括乘坐空間,CX-3僅勝體形相當接近的Juke半球,卻輸同樣差不多大小的Vezel兩三球。撇開空間,個人覺得CX-3的後座有優有劣,好的是座位相當厚又軟熟,坐落屁股會稍為陷入去,變相增加了包覆感覺。另一邊廂,礙於C柱和D柱間的窗非常細,加上後門線條像波浪般向上揚,所以後排視野被局限,有種頗明顯的壓逼感。

    車廂設計和細佬Mazda2一個餅印

    揀老公要講package,揀車都一樣。遲來的CX-3只有一個engine spec,不過就有兩個版本可以揀,只不過聽我講完之後,相信只剩下一個選擇。原因是咁的:貴少少的i-Plus版家底厚好多,包括有天窗、Bose七喇叭音響、18吋鋁合金輪圈、皮座位(司機位有電動調校)、keyless系統、paddle shift、cruise control與及整套i-Activsense系統,要齊以上種種兼且進貢埋稅庫只要多付三萬,那還怎會揀入門版呢?當中最實際亦可能是最值錢的相信是i-Activsense系統,裏面含有一套自動高低燈調節系統,另有愈來愈常見的lane departure warning,它以鏡頭實行車線,一出界就「嘟、嘟、嘟」鬧醒你。鏡頭另一功能是泊車或行車時望住前車,當你大懵到差不多碰到人家屁股前出手煞停,也曉得偵測行人,倒車時同有此效,不過督導工作改為由車尾的泊車感應器操刀。此功能稱之為smart city brake support,support你的前後泵把和荷包。

    備有lane departure warning系統,踩線過線逃不出鏡頭法眼。

    講完物質,要談內在了。到港的CX-3是前驅的,只有一款機械組合,2.0直四自然吸氣引擎加六前速自動波,前者即是Mazda3 hatch所用的引擎,同為14:1高壓縮比,只是落到CX-3之上輸出稍微下調,有156匹(-9匹)馬力及20.8kgm(-0.6kgm)扭力。對比兩位日籍同窗,1.5L的Vezel有131匹,而1.6L的Juke就只得117匹,雖然容積大一級勝之不武,但起碼動力數字上確是高出一截。至於波箱,萬事得用的是有扭力轉換器的自動波,不能籠統說它比其餘兩者的CVT好,只是光以操控角度諗,我較喜歡實實在在的六個波檔。由規格表之爭換個場景去到清水灣道現場,這副2.0引擎雖說手握156匹,但又似乎不比Juke或Vezel快好多。先是上斜路加速終極挑戰,別問我何解先來的是終極考驗,總之事情是這樣發生的。一開閘,轉速隨着地板油拾級而上,初段和中段最強的是叫聲,引擎叫得很大聲、很淒厲,車速就上得很……循序漸進,耳聽的和眼見的好像sync不來。等多一陣,及至來到5,000rpm前,要來的終於來了,前輪稍多股力幫手拉車,留意是「稍」,意即「少少」、「不多」、「輕輕」或者「好過無」,接着的劇情相信你都估到,轉速針跌落6,500rpm紅色地帶,半秒後騎師收韁,我只好輕按一下右手食指上的「+」號。萬事得向來不重視……或該說不強求馬力,反之很講究平衡,是動力、操控、油耗和實用的平衡,我們都慣了第一環不會很impressive,不會多只會夠,來到CX-3亦然。

    2.0直四高壓縮比(14:1)的NA引擎和Mazda3 Hatch同源,但輸出稍為調低。

    另一樣我們習慣的,是他們的車通常有良好的操控。小SUV要造得好其實不難,先天軸距短靈活性高,而來自Mazda2的底盤本已十分成熟,想不到的是CX-3竟然還進取一點,懸掛組合縱然相同(前麥花臣、後扭桿式),卻感到設定上居然較硬一點,路面上的反應相當結實,缺點是頓挫較大,每過一個減速壆車廂都特別受力,好在我剛才都講座位夠厚同軟,所以做到緩衝。至於好處當然是彎路有擔當,它的body roll抑制得很出色,懸掛應記一功外,低如hatchback的重心也大有功勞。這車叻在開起來不似SUV,重心一點也不高,車架相對同類車種顯然屬於紮實,沒甚麼特別扭動或變形的感覺。還有軚盤的反應亦夠自然,轉向屬於中性的,未至於很急,勝在有點重量和有交帶,清清楚楚傳遞前輪抓地力的狀態。

    尾箱不算大,跟一般歐洲小hatchback差不多。

    開起來似hatchback的SUV是有的,但不多,CX-3是其一。有人會質疑點解要食Pizza味薯片,何不直接食Pizza?但我們總是貪心又花心,SUV賣相和hatchback滋味左右逢源,又是一碟撚手小菜。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引擎:1,998c.c.直四
    馬力:156PS/6,000rpm
    扭力:20.8kgm/2,800rpm
    傳動:前輪驅動 六前速自動波
    體積:4,275 x 1,765 x 1,535mm
    重量:1,280kg
    油耗:16.4km/L
    售價:$269,900

    The post Mazda CX-3 i-Plus<br/>撚手小菜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mazda-cx-3-i-plus%e6%92%9a%e6%89%8b%e5%b0%8f%e8%8f%9c-2/feed/ 0
    BMW 530iA Sport深層次改變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bmw-530ia-sport%e6%b7%b1%e5%b1%a4%e6%ac%a1%e6%94%b9%e8%ae%8a-2/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bmw-530ia-sport%e6%b7%b1%e5%b1%a4%e6%ac%a1%e6%94%b9%e8%ae%8a-2/#respond Sun, 11 May 2025 15:18:29 +0000 https://www.topgearhk.com/?p=8844 var imageItems = [{"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530i_08.jpg","w":"900","h":"600","title":""},{"src":"https:\/\/www.topgearhk.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TGHK102_Drive_530i_03.jpg","w":"900","h":"600","title":""}]

    驟看去看,新款5系只簡單改了頭尾造形和添加多個新設備,跟着提高了一點原有引擎的性能,然而實際改動遠比從外表看到[.....]

    The post BMW 530iA Sport<br/>深層次改變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驟看去看,新款5系只簡單改了頭尾造形和添加多個新設備,跟着提高了一點原有引擎的性能,然而實際改動遠比從外表看到的多。

    WORDS: DONNY NG / PICTURES: SAM FONG

    不少人以為今代5系只是facelift版本,其實它的編號已改為G30(上代房車為F10),廠方定性它為全新車,況且改動並非流於皮毛。在線條和造形跟舊款挺相近的車身之下,是一副重量比從前輕盈的新車架,車重相應亦較輕,比如今次試開的530iA,便比被取代的528iA輕85kg。改用新車架之後,5系房車的三圍亦有輕微改變,長闊高分別增加36mm、6mm和2mm,軸距則長了7mm,前後輪跨距亦分別有5mm和3mm進帳。雖則廠方說後座相比從前大了,可是我沒有同場借出舊款車作出比較,只憑記憶卻未能察覺新舊車有明顯差異,只知這部530i的後座還是相當寬敞的,頭頂、肩部和膝部空間均充裕,而且因前座椅背比同級的E-Class薄一些,門板也沒有後者那麼向車內凸出,佔去的空間少丁點,故此感覺還是比這位直接對手闊落丁點。

    新款5系的其中一個焦點,是添加了很多電子設備,比如首見於7系之上的gesture control隔空控制中控屏幕,以及半自動駕駛系統等。當然,香港運輸署沒有批准到港的5系加設半自動駕駛系統,那個可以隔空控制的10.25吋中控屏幕則沒有問題,而且被列為全線5系的標準裝置。此外,內含切線提示、越線提示、倒車期間提示後方左右有沒有駛近車輛、前方遇障礙物便會自動煞車等的Driving Assistant系統,也是全線的標準裝備,主動和被動安全沒有不及E-Class之處。

    可隔空控制的中控屏幕是全線標準設備

    除了換上新車架,兼且有一大堆新設備之外,這部取代528i的530i也換上了新引擎。所謂新引擎,其實已在Mini、2系Active/ Gran Tourer、X1和facelift版3系找到,只不過首次用於5系之上。這副兩公升直噴turbo引擎,在這部530i之上調至252匹,比舊款兩公升傳統燃油噴注的舊機器多7匹,扭力維持不變是35.7kgm,耗油量比舊款528i低約9%。雖然多了7匹,兼且比舊款528i輕85kg,然而這部530i的官方0-100km/h時間與前者同樣都是6.2秒。

    首次用於5系的兩公升直噴turbo引擎,比舊款528i多7匹,扭力沒變。

    我沒有開過528i,故此未能確定這車的加速是否真的沒有兩樣,然而個別而言,我認為530i的加速不算特別快,步履卻輕盈的。我知,這兩句話聽來有點矛盾,容我解釋一下,那就是我覺得車身不重,每逢起跑均毋須特別催谷轉速,跟着用很強的動力去改變車輛的慣性,稍為加油可以三扒兩撥提升至高速,只不過若然狠狠對待油門,那份加速感又不會令我聯想到它是一部跑房車,可說是輕快而稍欠火氣。我想,急躁和追求性能的駕駛者或許覺得這車不夠辣,可是從大部分中型房車用家的角度去看,我認為530i的引擎調校恰到好處,因為低扭卻很充沛,驅動這部超過1.6公噸重的中型房車從容不逼,平常行車的力氣毫無不足之處,應付超車搶燈等突發加速情況也不會怯場,駕駛感很輕鬆的,教人覺得它份外高級。

    車廂設計與今代7系一脈相承

    事實上,開車後不久已察覺到這車比舊款5系高級,原因不是車內新增了新穎設備,或是用上新的用料布置,而是車廂更為寧靜,乘坐感亦更佳。平常行車的時候,傳來的引擎和排氣聲並不多,就算猛烈加油催谷至高轉也如是,這個明顯是廠方加強了車廂的隔音措施。此外,就算這部demo配上了19吋胎軨組合(首批530i Sport免費附送的附加設備),用上的是一套胎壁不可能不硬的run-flat輪胎,兼且尺碼是又闊又薄的前245/40R19、後275/35R19,路噪竟然比我預期的少一截,尤其是直接透過懸掛、車架傳至車內的,根本可說是無傷大雅。我近乎百份百肯定新車換上不同的懸掛、副車架杯士,那些杯士不但比從前的更有效減少傳至車身的震盪,同時間亦降低了車內可聽到的路噪,彷彿車身和懸掛、副車架之間加了一層厚厚的吸音吸震墊。同樣受惠於這些杯士,即使這車配上19吋薄胎和一套M Sport懸掛,卻沒有導致車身出現頻繁的顛簸,車身經常只有不誇張和不擾人的起伏,只有輾過大窪才有點彈跳。就這部530i Sport而言,乘坐感其實與普通的E-Class相差無幾,也許配18吋胎軨和正常懸掛的530i Luxury版本隨時更佳,只不過若然是附加了Air Body Control氣墊懸掛的E-Class,便明顯比這部Sport版本寧靜和舒服。

    當然,Sport版本不是絕頂舒適是可以理解的,況且打着Sport旗號,自然是偏重操控表現。事實除了用上M Sport懸掛和19吋胎軨之外,這部530i還標準設有Integral Active Steering系統。這套轉向系統,上代5系已有,只不過需要額外付錢附加的,現在代理把它列為標準設備。甚麼是Integral Active Steering?四輪轉向是也!60km/h以下後輪通常指向前輪的反方向,超過這車速便通常指向相同方向。

    沒有AB比較,未能察覺後座空間比舊款大。車窗手動太陽簾和尾窗電動簾是首批車免費附送設備。

    我過往試開過的5系,沒有一部附加這裝置,故此無法比較同樣有此轉向系統的新舊款,操控上有甚麼分別,況且試開這車的時候,其實我還不知道它設有四輪轉向系統的。無論如何,開着這車期間,我不察覺車尾動態特別活潑或呆板,反而留意到那個可變比率的Servotronic電力輔助轉向系統,蠕行至時速十多公里之間的轉向比率比從前細,不用扭那麼多軚,車頭已經指着想要走的方向。也許,後輪在這麼慢的車速之下,指着反方向令車頭動作快了,但跟其他設有四輪轉向系統的車輛,比如今月我也試開了的新款Panamera,我察覺不到車尾有任何異常舉動,無法肯定後輪轉向在慢速行車有多大影響。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每當車速突然有大幅變化,比如高速衝至彎前減速和大幅加油出彎,我可以透過軚盤的feedback感到Servotronic改變轉向比率,具體來說是定着軚盤時察覺到車頭指向有些微改變,間中就此要稍為修正軚盤角度,而且有輕微的一股力推或拉動軚盤。這情況其實亦會出現在其他使用Servotronic的寶馬型號之上,只不過今代這股推拉軚盤的力量比舊款5系還要明顯,這個我也不能確定是否受後輪輔助轉向影響的結果,總之這車的轉向比率變化是挺明顯的,但很快便能適應。

    前沙板上設有鯊魚鰓導風口,這是新5系是寶馬旗下風阻最低的車系的其中一個關鍵?

    當我在山路上快跑,還是感到轉向比舊款快丁點,只是差別不像慢速期間那麼大。至於車尾動態,一個字講晒:穩!如上文所說,我沒有因四輪轉向而感到車尾特別活潑,即使是60km/h以下拐過急彎,也沒有因後輪理應指向反方向(電腦因應多個感應器數據才決定是否這樣做),跟着感到車尾稍為外移,或者車身動態特別矯捷,高速彎也如是,總之車尾就是乖乖跟着車頭走,與舊款最大的分別是下盤更為穩健,就算猛烈加油出彎也不覺車尾有外移的意欲,讓人更加放膽在彎中快開。

    新車其中一個與舊款不同的特徵,是頭燈與鬼面罩之間沒有分隔。

    我認為這車的操控得心應手,如過往的5系一樣不會教人沉悶,而且行車更靜更舒適。老套說句,開車和坐車的都會感到愜意,就連經常試坐新車的攝影師,當日也說不知何解特別覺得這車很舒服,除了下車拍照,其餘時間都在後座瞌睡,我快跑山路期間也如是啊!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7年3月 第102期

    引擎:1,998c.c.直四turbo
    馬力:252匹/5,200-6,500rpm
    扭力:35.7kgm/1,450-4,800rpm
    傳動:後輪驅動 八前速自動波
    重量:1,615kg
    0-100km/h加速:6.2秒
    極速:250km/h
    耗油量:5.5-5.9L/100km
    體積:4,936mm x 1,868mm x 1,479mm
    車價:$759,000

    The post BMW 530iA Sport<br/>深層次改變 appeared first on TopGear.

    ]]>
    https://www.topgearhk.com/2017/03/02/bmw-530ia-sport%e6%b7%b1%e5%b1%a4%e6%ac%a1%e6%94%b9%e8%ae%8a-2/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