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ilSide老闆講VeilSide的出現 - TopGear

ADVERTISEMENT

FEATURES

VeilSide老闆講VeilSide的出現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10 May 2025

從廚房幫工變成日本改裝工業開山祖師之一,有請VeilSide創辦人橫幕宏尚。

橫幕宏尚(Hironao Yokomaku)十六歲去法國餐廳工作時,肯定不曾料到自己在其後幾十年對日文汽車文化帶來何其巨大的影響。

這位立足於筑波的改裝商現年63歲,卻絲毫沒有放慢手腳的跡象,剛剛才與《狂野時速》系列的演員姜成鎬發表了一個新計劃,畢竟橫幕桑領導日本知名改裝品牌VeilSide迄今已近乎四十年。

我們之中有許多人因為《狂野極速:飄移東京》而認識VeilSide的作品,尤其片中出現的Fortune萬事得RX-7,迄今依然是這系列電影的海報明星。其實早在《狂野時速》上映之前,VeilSide已經建立了日本最先進改裝商之一的江湖地方,憑着製作外形幾與排氣聲浪一樣張揚的日本第一快車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這間公司的獨特設計風格原來受到蝙蝠車啟發,經過幾十年發展現已成為1990和2000年代日本汽車文化的代名詞,令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恍如雄偉雕塑的巨大尾翼和曲線玲瓏碎人腳踝的車頭分流板。那時候橫幕桑好想創造出自己覺得「包羅萬有」的改裝套件,因為其他改裝商在當時只會專心研製某一類改裝用品。不過VeilSide改裝的汽車必須具備威猛性能、敏銳身手和獨特整流設計,方有資格根據改裝程度得到Fortune或Combat的崇高稱號。

VeilsSide的設計風格不但啟發了其他日本改裝商,旗下改裝配件更橫跨大陸,在Max Power年代成為歐洲汽車的改裝恩物。這番好景簡直盛似一場無休無止的派對,然而其後襲來的不景卻將橫幕桑逼至瀕臨關門大吉的地步。幸好VeilSide渡過難關迎來2025年的復蘇期,這位63歲的傳奇改裝泰斗亦得以積極地向世人宣揚VeilSide三十五年波瀾壯闊的歷史。

「我最初騎着改裝電單車招搖過市,理所當然以為自己的電單車天下最快。」橫幕桑說道:「直到某天和一部改裝了引擎的日產Bluebird較量,我很輕易便敗下陣來。我就是在那時悟到自己的改裝生涯正式展開,十八歲一開始駕駛汽車就馬上去汽車店找了一份工作滿足自己對速度的執念……」

1980年代的汽車改裝工業其實不像今天鼎盛。當時身為S30日產Fairlady車主的橫幕桑用摸着石頭過河的手法改裝愛車引擎,一邊反覆大修機件,一邊與同道中人鬥快直線加速。到得廿二歲時終於練得足夠功夫自立門戶創辦了Yokomaku Racing Service,開始孜孜不倦炮製國內速度最快的S30。他的首本戲是在日產L系引擎上加裝渦輪增壓器,這一招旋即為他贏得更多直線加速賽獎盃,一年之後更將注意力移到新型日產Skyline R32 GT-R身上。

橫幕桑廿八歲時幾乎在所有競速擂台力壓成名改裝商。為了表明自己並非只是擅長鬥快,Yokomaku Racing Service就此改稱VeilSide,因為Yoko在日文中意指「橫」(即是side),Maku則意指「幕」(即是veil)。「我在1990至1999年間刷新了許多日本國內紀錄,包括極速、直線加速,以及用R-1 StreetDray R32 Skyline創下13.72秒完成0-300km/h的最快紀錄。」橫幕桑補充道:「我們的汽車外形非常獨特,而且速度天下無雙,所以從日本各地收到許多車主的引擎改裝委託。不過國內頻繁發生涉及改裝車的交通意外,令我深刻意識到改裝汽車的風險。我不想再發生這種意外,於是決定創作一些毋須瘋癲速度也能引人注目的汽車。在Tokyo Auto Salon屢次奪獎後,我們的汽車和外形設計已變得大受歡迎。」

《飄移東京》也許是幫助VeilSide揚威天下的最大功臣,但他們設計的整流配件其實一開始就出現於每一套《狂野時速》電影。大家還記得阿當那部紅色RX-7嗎?正是出自VeilSide手筆。喔,第二集《狂野極速》Suki所開的粉紅色S2000嗎?也是VeilSide作品。不過這番知名度也令橫幕桑相當頭痛,因為雪片般飛來的訂單簡直令VeilSide應接不暇。不久之後市場上便湧現大量廉價仿製品,汽車改裝業在2000年代中更陷入低潮,一度將VeilSide推向破產邊緣。

「當時VeilSide遠離水銀燈只顧着努力求生。」橫幕桑補充道:「情況直到《東京飄移》轟動全球才出現轉機。外界終於開始憶起VeilSide,我們亦得以向新一代人展示設計功夫,感覺着實美妙。成立這間公司之前,我從其他改裝商身上得到許多不好的經歷。所以能夠繼續為世界各地車迷創作精彩刺激的汽車,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我已經不再年輕,但我希望VeilSide今後猶能啟發下一代改裝迷,正如幾十年前的我一樣。」

Words & photography: Mark Riccioni / Translation:TONY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5年4月 第199期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