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信服積架最近那「朝氣勃勃的現代主義」嗎?這就是你想要的大惡貓……
從二波殺上三波,聽着TWR Supercat的5.6公升機械增壓V12呼嘯着直搗限速器7,750rpm防線,根本沒有可能不當一回事。撇開Pagani Utopia和GMA T.50不談,強大V12和手動波箱的組合現已絕跡江湖。所以這件用新型積架XJS改造而成的restomod作品縱使索價近乎30萬鎊,在這個非常小眾的市場上仍然提供了一個消費相當低廉的入門途徑,對於積架最近重塑品牌和全面電氣化的未來策略來說亦不失為一記大快人心的當頭棒喝。喔,何況它不是911 restomod,真箇謝天謝地。
當然,「不是911」其實有利有弊。這個標籤第一時間賦予了Supercat一種耐人尋味的新鮮感,但也代表剛剛復興的TWR所用車架平台,缺乏911的眾多先天優點,亦無法受惠於911在改裝界長期以來累積的技術心得和賽車隊研製的無數上乘補品,更莫說得到Porsche Classic加持。積架XJS確有賽車血統,而且風韻一年勝似一年,卻難言含金量百分百的超級跑車英雄。
Supercat的確貌似超級英雄,說是超級大奸角也許亦無不妥,在雨夜闖蕩葛咸城簡直貼切到極。機械規格也窮凶極惡,乾式油盤十二汽缸引擎力能產生660bhp和729Nm(就算是1993年的6.0公升終極版XJR-S,馬力亦不外乎333bhp),六前速手動波箱經由一個多片式限滑差速器施放威力,前輪動用了六活塞煞車卡鉗。其他法寶還有可變ABS和牽引控制,以及電子控制可變吸震筒,而且採取了許多車架強化措施,淨重卻不增反降,部分原因是車身使用了碳纖維。就算像這天南加州如常濕淋淋的天氣一樣滿載水分(和機油),Supercat的體重亦不外乎1,605kg。
所以單從紙上數據來看,這件作品已經大有睇頭。Tom Walkinshaw生前成立的TWR,在1980年代初曾經將XJS錘煉成實力頑強的Group A賽車,最終使其演進到1984年稱霸ETCC錦標賽亦綽綽有餘的境界,在山泉一役為積架奪得自從1950年代D-type以來第一個廿四小時大賽冠軍,1985年又在Barthurst大賽再下一城。所以在restomod新作上注入這種程度的技術心得,似乎是無可抗拒的誘惑,更何況這件作品用的是棍波V12。
不過也有人對這件作品存疑。因為TWR乃以Tom Walkinshaw的兒子Fergus作為東山再起的重心人物,跟以往君臨房車賽、開發積架Group C勒芒冠軍車和利用「創新手法」演繹賽例而贏得天下敬畏的TWR老字號根本不能同日而語。換言之新生TWR實際上只是一間與原有字號有着密切家族關係的初創公司,本身並未在賽車界留下任何輝煌戰績。Supercat這身出自Kyzyl Saleem手筆的造型擺明車馬玩挑釁,旨在使其有點像臭豆腐般叫人非愛即恨。這個也是Kyzyl Saleem在IG以@the_kyza揚名立萬以來的首個原大尺寸限量生產計劃,在設計過程中更汲取了保時捷收藏家兼社交媒體紅人Magnus Walker的意見。那麼這件作品的意義會否有點太過流於表面呢?會否是名字動聽具有美學劇力卻沒有多少真正內涵的銀樣蠟槍頭呢?
TG此行正是打算冒着雨霧和落石風險查明真相。這部Supercat是機件齊全的原型製品,動態性能和裝嵌手工大約達到完成品的八成水平。除了TWR內部人士之外,在下是世上第一個人有幸測試近乎完成階段的Supercat。我可以很高興地向大家報告,這部車確有內涵。雖說某些方面仍然有點粗枝大葉有待改善,但原型車已經具備練武奇才的筋骨,這種本錢可不是想有就有的喔。
第一印象主要是離合器和煞車踏板十分沉重(前者重似Countach,後者不設動力輔助,需要像駕駛賽車那樣手起刀落),機械聲浪與別不同(我大概會形容為「V12靡靡之音」),與整部車出乎意料合拍。這副引擎雖然沒有正宗高音唱家班的歌喉,可是進氣狼嘷、機械金聲、V12怪嘯和高轉速時機械增壓嗚咽交織而成的喧鬧聲,與殺氣騰騰的外形簡直天生一對,引擎超轉時的炮響和火光甚至有可能觸發防空警報。氣氛隆重煞有介事?我認為可以用不脫色箱頭筆在這一欄打個剔。
從賽車技術衍生的電氣動力輔助轉向系統,與沉重踏板有點不搭調,卻勝在馬上給人轉向敏捷的印象,入彎準繩度更令Supercat顯得比我原先所想還要小巧輕盈。我其實一度懷疑車手望着長長頭冚時,會覺得前後輪好似天各一方有點脫節。事實上置身其中反而覺得自己處於所有動靜的中心點,對前後輪的一舉一動胸有成竹。這副手動波箱也深得我心,為甚麼這類波箱竟會變得過時啊?
再多跑幾里,上乘牽引功夫於此亦可見一斑,前後輪的角色十分平衡,修為與Ollie Marriage在英國賽道測試的初期實驗品大相逕庭,由此可知新生TWR確有能力破解工程難題和琢磨機械設定。前輪在濕滑彎道最初會徐徐進入轉向不足狀態(很容易就可以收韁糾正),之後下盤便會逐漸進入車尾反客為主的進攻狀態。那是一種很妙的感覺,引擎聲浪做成的情緒波動也會因為這種善解人意的操縱反應而平伏下來。就此而言,引擎吐勁漸進同樣功不可沒。這副引擎雖然聲浪駭人,火力強大,動力收放卻極之容易掌握和預測。
Supercat尚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譬如三、四波之間齒比相差太遠的問題就需要好好處理一下,可變牽引控制系統的介入手法也有嫌唐突。此外,電氣輔助轉向的表現有欠一致,遇上長命左彎時輔助作用居然會完全消失,油壓偏低則導致引擎管理系統在攻略高速長命右彎時過度遏抑轉向輔助作用,有關控制程式顯然有必要修改一下。說來有趣,離心力導致油液突然分佈失衡,正是1980年代Group A賽車最頭痛的開發問題。就連這套個人十分喜歡的無動力輔助煞車系統,大概也得添置輔助伺服以迎合大部分潛在買家的口味。無論如何,我十分有信心TWR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更大挑戰反而是將Supercat的品質造到合乎標價的水準。這部原型車的車廂看來需要多多學習Singer那種無微不至的細節處理,車身需要誤差以毫米計的裝嵌功夫,更加不能因為路面顛簸而震得格格作響,總之各方面都務須做到十全十美。不過就算十全十美,賣光這88部Supercat亦非輕而易舉的事(限產88部乃為了紀念積架1988年稱霸勒芒)。Supercat也許沒有真正的賽車血統,卻由一份敬重積架光輝歲月的真正熱情和愛意誕生,所以我衷心希望幸運之神會將全世界的幸運借給TWR。
TWR SUPERCAT 售價:約£270,000 動力系統:5.6公升機械增壓V12,660bhp,729Nm 傳動:6前速手動,後驅 性能表現:0-100km/h估計少於4.0秒 重量:1,605kg
Words: Jethro Bovingdon / Photography: Mark Riccioni / Translation: Tony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5年3月 第1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