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文化正在颳起一股新風。這股新風也許異乎你所想,因為這次涉及的是舊型富豪大房車。
按西方傳統,潛伏在橋底下的鬼怪叫山精。不過鑑於我們正在靠近的地下通道位於東京外圍,按日本人說法也許該呼之曰oni(大鬼是也)。這裏肯定不是日本潮爆年輕人通常聚腳的地方,但次文化總是傾向在社會邊陲形成嘛,這次亦不例外。好此道者的身體語言和凝聚力與其他汽車聚會上所見倒是差不多,大家同樣會三五成群對着車輛不同部位手指指嘻嘻哈哈開玩笑,時而退開幾步細意欣賞,時而探身其內審視一番。唯一分別是這些車並非汽車聚會上常見的高度改裝車,亦非古色古香珍如拱璧的一代名作,事實上這些車簡直不起眼到叫人刮目相看。這股新風氣的玄機正在於此:在一個有賴IG聳人聽聞言行和震驚度帶動風向的社會上,最有型的日本人現已另謀出路擁戴汽車天地中的大牛龜——舊型富豪。


這些流派從Group B越野賽車迷、暴走飛仔車、kyusha(意即舊車,所用零件必須符合生產年份)至到十分卡通的kaido街道賽車不一而足。當中可以找到Shakotan(顧名思義車高down)、dekotora(deco truck造語)、lowrider、hotrod和千變萬化的K-car,更別說常見的超跑俱樂部或者局限於某一高性能品牌的車迷會。可是這裏居然有一班人喜歡舊型富豪,這種玩法至少在歐洲人看來似乎談不上稀奇獨特。這班人專玩面慈心善人稱磚頭,從1974年至九零年代初經常見於中產階級家門外的富豪200系房車和旅行車,而且這裏所說的磚頭都是沒有改裝過的原裝車。係呀,你的確可以試試更性感的Bertone富豪262C、膠頂Coupe或某些同期富豪房車,但這些車未免太也時髦,平平無奇反而令每一個人會心微笑。
這班人亦真的笑容可掬。事實上他們為一班熱情過頭堅持隨便找個地方會面的TG友,安排了一個喜氣洋洋的歡迎會,一見面便眉開眼笑與我們熱情擁抱碰碰拳,僅憑一份對汽車的熱愛便建立起友誼。雙方雖然不懂對方母語,卻能夠互相理解,正好再一次提醒我們汽車凝聚人心的力量。

Hirofumi Miura(三浦氏)的朋友都暱稱他Hiro。Hiro有一個與汽車非常有緣的姓氏,在橫濱擁有一間叫Central Burger的人氣漢堡包店。他道出了我輩有此一行的原因:「我原本只是想找一部價錢便宜普普通通的送貨車,後來發覺我這個年紀的人原來不會開這些富豪,反而覺得這樣很吸引。這部車用途多多,是我可以開去超市或者約會的九零年代有型座駕,長時間駕駛亦十分舒適……這些車就是有趣,很適合我的慢活個性。放輕鬆,慢慢開,目的就在於此。」Hiro自嘲地說,彷彿慢活是個不為人知的爛笑話,我卻覺得他一語中的。


由此可知他們不無熱情,只不過這種汽車喜好的家庭色彩比較濃,較為顧及實際,與日本車壇的慣常風氣有點不搭調。當然,富豪200在歐洲也培育了好些追隨者。這些人厭棄華而不實的跑車,想用素以舒適、安全、實用這些枯燥特點著稱的富豪正視聽。當中最常引人注目的車型之一就是原裝富豪240旅行車,矚目程度甚至令人再三回眸。換言之就是捨棄花枝招展引人注意,寧取一些平凡到變成親民偶像的東西。這一點正好在日本吸引了一群基本上喜歡優良產品設計的年輕人。既然富豪汽車設計上講究舒適、安全、實用,而且確實達成了這些目標,那麼它們就是優良產品。優良產品總會獲得粉絲追隨,未成風氣只是時辰未到。

Takumi Uchida(內田氏)習慣將他的BMX單車綁在黑色富豪房車車頂上奔往自己喜歡的去處。他的單車功夫相當厲害,可以毫不經意地用單車做出凌空動作,手法熟練得好像腳踏風火輪的體操運動員。他對舊型富豪晚節經霜彌茂的原因持有很強烈的看法。「這些車不可能開得很快,所以開車的人很容易接受『也罷,那就慢慢來吧』的想法。我這部富豪有點殘舊,但仍然有型有款,又容易維修,在日本卻並不常見,所以我好想要一部。我當時其實但求找到自己所能找到的最便宜汽車,原本已經看中了一部日產Y32 Gloria,但交易最終告吹,之後就找到這部富豪,開過一次後便覺得可以和它長相廝守……」
如此一來便得談談其他促使日本人收養富豪的原因,談談這些舊車得以繼續在街上行走的背後理念。從朋友手中買下一部金色富豪房車的Naoya Tsukamoto(塚本氏),是出身於東京的攝影師。「我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但北歐文化在日本真的很受歡迎,我們就是喜歡富豪汽車和宜家傢俬。日本人認為富豪汽車十分堅固耐用,就算炒大鑊也可以保你一命。我們日本人還有mottainai這樣的說法(漢字寫作「勿體無」),意思是『好浪費啊』,東西能夠繼續用下去就是一件好事。富豪很符合mottainai精神,無論用多久也可以繼續用下去,這一點對許多日本人來說十分吸引。這些車開起來還十分善良,這樣簡直……總之是好事啦。」
剛才又出現了「善良」和「好事」這兩個汽車通常不會令人聯想到的字眼,此情此境卻十分適用於這班車迷。就算翻譯所用字眼不一,踏實慢活背後肯定有一個宗旨。舊型富豪在日本的意義未必局限於車輛本身,而是關乎它們所代表的事物,也就是安全穩妥、輕鬆寫意、實用耐用。開磚頭富豪的人不會和他人鬥法,因為雙方根本冇得鬥。在一個追求即時痛快感和千匹馬力的世界中開着一部1993年富豪旅行車到處蹓躂,感覺就像安坐靜室中享受背部按摩。


Words: Tom Ford / PICTURES: Toby Thyer / Translation: T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