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atti Bolide<br/>魚與熊掌兼得 - NEW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NEWS

Bugatti Bolide
魚與熊掌兼得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9 Oct 2020

縱觀Bugatti往績,Veyron和Chiron絕對稱不上為輕盈,要兼備輕量化和蠻力,似乎是天方夜譚。Bugatti Bolide橫空降世,以1,850匹、1,240kg兩組數字破滅陳規,馬力重量比為每匹驅動0.67kg,換算即只有約兩罐可樂,證明魚與熊掌確可兼得。

Words: Brian Siu

 

每逢Bugatti推出新車,大家的着眼點都在性能數據,現在跟我讀一次:8.0 W16四turbo配七速DSG及全時四驅,馬力1,850匹/7,200rpm,扭力188.6kgm/2,000-7,025rpm,車重1,240kg,馬力重量比為每匹0.67kg。在電腦模擬下,0-100km/h、0-200km/h、0-300km/h、0-400km/h和0-500km/h分別為2.17秒、4.36秒、7.37秒、12.08秒和20.16秒,你無睇錯係0-500km/h,亦即係它的極速。轉向加速力2.8G,跑勒芒和紐布靈的理論速度分別為3:07.1和5:23.1。

以上癲狂數字,到底是如何做到?Bugatti明言Bolide純為賽道性能而設,符合FIA安全要求,不惜扭盡六壬,把豪華車身裝甲負累減到最少,同時催谷W16引擎和四驅系統至極限。8.0 W16四turbo引擎馬力1,850匹,扭力188.6kgm,出力範圍之廣好比蒙古高原,整套動力系統為高轉運作而設,進排氣反應更迅速,渦輪增壓扇葉可承受更大增壓值。Dry sump油路、油泵和活瓣等經改良,偷輕之餘可承受更大轉向離心力,於急速轉向時保持引擎潤滑。引擎、波箱和差速採用氣冷加水冷散熱系統,氣流由車頭四個氣洞進入,到達機件前預先以水冷降溫,其效率據悉比F1賽車還要強。

為達到1,240kg車重,車身所有螺絲用上鈦金屬製,車身3D打印鈦合金部件大量偷薄偷空,厚度只有0.5mm之餘,剛性達每平方毫米1,250牛頓。動力系統組件用3D打印碳鈦混合物料製,以半米長的驅動軸計算,節省了一半重量,即約1.5kg,積少成多下的功勞可想而知。頭尾翼片用鈦金屬製,分別重600g和325g,車頂進氣口可因應氣流重塑形狀,於高速時隆起減低阻力,整車於320km/h時下壓力分別為前800kg後1,800kg。380mm陶瓷煞車碟用碳鈦吹風機幫助降溫,六活塞卡鉗每件只重2.4kg,18吋鎂製OZ輪圈前後每件重量只有7.4kg和8.4kg,Michelin賽車胎闊度達前340mm後400mm。避震大量使用鈦製品,pushrod重量只有100g,但可承受3.5噸重量。

車身設計以速度先行,應減得減,X形頭尾燈向史上第一部超音速飛機1947年Bell X-1致敬,全車偷空大量氣孔,只有40%表面上漆,其餘則外露碳纖,廠方比喻為「剛打撈上岸的新鮮魚生」。底盤用碳monocoque,單條纖維拉扯力極限達每平方毫米6,750牛頓,硬度達每平方毫米350,000牛頓,據報已接近航空級別。尾龍門架用特強不鏽鋼製,厚度只有1mm。車身高度995mm,比Chiron低300mm,與經典Bugatti Type 35高度一致,輪軸距2.75米,車闊1.99米,門鉸擺位接近LMP1賽車。車廂安全設備乎合FIA標準,兼容HANS頭頸保護裝置,配備自動滅火系統、拖車設備、壓力式油囊、中鎖輪圈、輕量膠窗和六點式安全帶。

說到底,Bolide就是一部拋棄所有無謂包袱的8.0 W16完全體,亦是Bugatti最新的賽車習作。難言之隱?廠方遺下一句「未決定會否正式投產」便拂袖而去。世事不如意十常八九,廣大車迷聞訊後不得不嘆,天下間玩弄感情如池中物的負心漢,現以Bugatti為首。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