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3 2.0 i-Plus<br/>尋新放大鏡 - DRIV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DRIVES

Mazda3 2.0 i-Plus
尋新放大鏡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9 Jan 2020

全新的一代,卻暫時用舊引擎,放大鏡要扭到幾多倍才找到新線索?

WORDS:歐陽國安 / PICTURES:SAM FONG

雖說是全新一代,但打開引擎艙,那個膠蓋仍然閃着Skyactiv-G字樣。同事Edmond Lau一早報料,他在德國試駕的Mazda3,其全新Skyactiv-X引擎膠蓋及底下那副集柴油與汽油原理於一身的奇趣引擎,暫時不會吹襲香港五十公里內範圍。這個預測果然準確,在香港試得到的Mazda 3引擎還是上一代,馬力、扭力和油耗頂多差一角幾毫。

那麼有甚麼是新?有甚麼可以告訴大家它並非小改款的Mazda3揭背版?據Edmond表示樣子是新、C柱造型是新、尺寸是新(矮30mm兼短10mm)、輪軸距是新(加長25mm)、後懸掛亦是新(多連桿改成扭力桿)、車架和車身隔音力提升也是新。但我最關心的反而是我這篇文章,有甚麼東西可以是全新?有甚麼是Edmond未寫過的?

有,因為受當時試車時間和地點所限,他還未確定此車的駕駛感。新的體積加新懸掛在操控上有得還是有失,對這部車來講很重要,日本沒有太多部揭背車仔像上代Mazda3那麼跑得下。試車後我的想法是在80km/h或以下(這個數字只是大概),新車的動態比得上歐洲好些揭背車豐富,其左右傾側及前後俯仰的動作、壓縮及回彈以至吸震筒前中後段的軟硬度分布,與歐洲揭背A-B可說鬥到難分難解。換句話說,懸掛不像一般日本方盒子車仔,活像一張彈簧床之外,四隻腳是用綿花糖構成。所以我從來不明白為何那麼多車友要把實用取勝的Honda Jazz偽裝成跑車,大輪圈大尾翼大尾喉再加貼紙,品味之低等如在氣溫二十度時幫狗隻穿上保溫衣,成功彰顯人類對那部車或者動物本質的不了解。日本揭背車仔必須要改裝的話,倒不如改Mazda3。當然計我話當今沒有哪一部車是要改裝的。

Mazda之所以成為本刊車廂建築大選的常客,原因不外乎是採用基本建築材料,卻堆砌出高格調不浮誇的生活空間。
此乃主畫面,在花厘花碌又紅又綠的官能年代,誰夠膽宣揚Bauhaus功能美學主義?

當這部車在80km/h以上(又是大概的數字),則會開始與歐洲車稍稍顯露出分別。軚盤偶然會輕一輕,頭轆與路面之間的抓着力關係好像未算情比金堅,同時入彎的銳利度還有待磨練。反之Audi A3、Mercedes-Benz A-ClassVolkswagen Golf等百多匹的揭背在同一車速,卻能大聲地向司機發放出「你即管再放馬過來啦」之類的自信,駕駛者會知道底盤的能耐離懸崖邊還有十呎遠。是Mazda 3的輪胎力有不逮嗎?有可能,Bridgestone Turanza取態無疑是日用性為尚,唯215/45R18鞋碼套於165匹的自然吸氣揭背車腳板,彎路防跣力應不會太過薄弱吧。所以不知是懸掛的火喉還未十足,還是頭軸的差速器調校並非以速度取向,還是有別的原因。另外要再講講新一代的G-Vectoring Plus,入彎時會自動施展類似trail braking的技藝,出彎時外側車輪則會輕輕制動以拉直車身,它們的效用是……事後讀到規格表才知其存在。對了,為甚麼不索性像一般車廠,制動內彎車輪來提升彎中指向性那樣簡單又見效呢?這點我也答不上。

動力方面,上代2.0 NA引擎和六速自動波的特質,一件不漏地於新一代展現。Edmond所試的Skyactiv-X已經是全新引擎,但據知所交出的動力與油耗兩份功課,與上代Skyactiv-G也是非常近似,今次我在香港試的舊款Skyactiv-G可想而知更加同上代一模一樣。只消稍為上斜又或輕點油門,引擎要不直接扯上高轉,要不透過降擋來扯上高轉,可想而知引擎每次要增大輸出,皆像廣播劇一樣憑誇張的聲音來交足戲,但身體的動作卻始終有限。至於自動波箱相對上好過日本車仔愛用的CVT,但每次轉檔動作之間所產生的空隙比較明顯,活像一個時間的小峽谷。因此新車的全套動力系統,由效能以至機件的運作流暢度,不比歐洲1.0三汽缸turbo加普通的7速自動波強,可惜,只能再一次感慨Mazda的動力與車架的配搭還是衣不稱身。

倒是在尋求行車高級感時有所得着。後座的路面凹凸感竟然與前座相距不遠,前座的凹凸感又與A-Class這類高級hatch相距不遠。在定速巡航時車廂噪音水平,基本上又同A-Class近似,即是胎噪為主,音量要視乎路面狀態而定。車廠今次在車架加裝了更多吸震物料,因此車身諧震更少是應該。另外停車怠速時車廂、軚盤以至波棍的震動更加接近於零,比好些歐洲車更沉着。

車身雖長,但空間卻不知被誰偷走了。
Skyactiv-X在港獻藝之前,先由Skyactiv-G為大家暖身。

車身體積和輪軸距的數字變化無論是怎樣,車廂都與闊落無緣。歐洲小型揭背車之中,近4.5米車長差不多已是最大部了,A-Class也只不過4.4米,但人在新Mazda3之中視覺卻好比活於Volkswagen  Polo。連司機位都嫌細,天花板太過矮,令我罕有地坐在前座都想打開天窗的太陽幕,儘量讓陽光把車廂粉飾得稍為開揚。後座以我來講膝位有五吋,它的車身長度有不少被車頭所佔據,而且側窗尺寸為求造型,透光不足。

這間車廠最珍貴之處是行事不跟風,造型設計以至駕駛感有自己的一套。唯其他日本廠近一兩年陸續搬出Subaru Forester e-Boxer、turbo版Nissan Qashqai,又或e-Power等新名字;歐洲那邊的mild hybrid愈出愈勁、操控和舒適性一代強過一代,大家都在明顯進步中。Mazda3的全新一代無論新舊引擎版本,在實際效率上看來沒有學業猛進,操控和實用性還未大展鴻圖,看來車廠必須再尋找一下未來新方向。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19年12月 第136期

Mazda3 2.0 i-Plus規格
引擎:1,998c.c.直四
馬力:165匹/6,000rpm
扭力:21.7kgm/4,000rpm
傳動:前輪驅動 6前速自動波 
體積:4,460 x 1,795 x 1,435mm
油耗:16.1km/L
售價:$259,990

相關影片:Mazda3 Skyactiv-X是driver’s car嗎?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