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很多新車加入緊急主動煞車系統,以提高行車安全系數。車廠的示範中看來效果卓越,能成功避免車輛碰到路上各種障礙物。可是,在現實環境中運作,是否如此萬無一失?日本國土交通省做了實測,給大家一個答案。
緊急主動煞車系統以攝錄影像及雷達訊號分析前方環境,偵測到前方有障礙物靠近時主動觸發制動系統。單以日本市場計算,自2012年以來,新車安裝率由4.5%大幅飈升至2016年的66.2%,估計比率仍會持續上升。反觀可靠率,單是2017年因各種原因未能正常操作的個案就有340宗,實際數字可能還要高,代表無論駕駛者或行人都不能過分依賴這類系統,自己仍需時刻留意交通情況。
日本國土安全省經總結測試結果後,得出結論是系統本身未能100%切合實際道路環境,而駕駛者的錯誤使用亦會導致系統不能完善操作,釀成意外。
先說人為錯誤導致的系統失誤。以高於系統設定的車速行車,即使系統啟動介入,碰撞仍是無可避免,而現時各種系統都有自己的車速設定標準,駕駛者很容易忽略這點,並過於信賴系統的保障,導致未能成功避免意外。另一導致系統操作不完善的主因,就是變化莫測的實際道路環境,包括現場環境光線和逆向光源,個別系統都未能完全發揮作用。最後就是路面狀況,當路面濕滑或在坡度較大落斜行車,都會增加制動距離,令系統不能發揮功能。
負責這項測試的慶應義墊大學教授大前學表示,以現階段技術,實在太多因素影響這類系統的運作,例如障礙物的顏色,所以駕駛者不要過於依賴系統,應時刻留意路況及專心駕駛。
就現時情況,日本國土安全省於今年四月開始,為車廠在緊急主動制動系統定下幾項標準。第一,當車速在50km/h或以下,遇上障礙物時系統最低限度要可以減速至20km/h或以下,第二是於20km/h車速或以下遇上障礙物時,系統必須防止意外發生才算合格,最後規定系統啟動煞車操作前0.8秒作出聲音提示,讓駕駛者察覺危險逼近,有時間作出反應。